5月23日,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,朱瑞霞家庭獲評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。
朱瑞霞,中船集團江南造船技能帶頭人、模塊部特殊焊接高級技師、技術管理。25年的刻苦鉆研,讓她由一名保潔工逆襲成為央企技術創(chuàng)新帶頭人,先后攻克了鎳銅管焊接變形、鈦合金焊接等一系列技術難題,在遠望系列船、“雪龍2”號、“南昌艦”等國之重器的建造中屢建功勛,被譽為江南最美“焊花”,榮獲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等榮譽。同時,作為帶教老師,她的徒弟們多次榮獲國際焊接大獎。朱瑞霞夫婦同為江南人,兒子兒媳也在其影響下傳承造船事業(yè)。這五口之家的故事,詮釋了工匠精神如何通過家風代代相傳。
工匠精神:掃地女工到“女悍將”
1998年,25歲的朱瑞霞跟隨丈夫程建華從山東菏澤農村來到上海,進入江南造船,以清潔工身份學藝?!澳菚r候師傅們說‘教會徒弟餓死師傅’,連男工都不愿教,更別說我一個掃地的女工?!彼貞浀?,每天完成清掃任務后,她就偷偷觀察師傅操作,用黑玻璃當護目鏡,在本子上記錄手勢細節(jié),下班后就在工作臺上練習燒焊。因為焊槍很重,為練臂力,她就在手臂綁木塊進行負重訓練。每天下班后加練3小時,她堅持了半年,落下了燙傷的水泡和紅腫的關節(jié),以及被弧光灼傷的“熊貓眼”。一位老師傅看中了她身上的韌勁,手把手教起了她焊接技藝。半年后,她主動申請轉崗,成了當時江南造船唯一的女焊工。
至今,朱瑞霞已經參與了“遠望”系列船、“雪龍2”號、南昌艦等國家重點項目的焊接工作。她說,當時有人高度評價稱:“你焊的管子可以免檢。”但壓力也隨之而來,“我當時就想,船一出海就是半年,我的焊接要是出問題,就是人命關天?!闭且驗檫@種“軸”,朱瑞霞先后攻克了鎳銅管焊接變形、HDR不銹鋼焊接、鈦合金焊接等一系列高難度問題。她主導研發(fā)了十余項焊接專利技術,攻克了薄壁管道焊接難題,還創(chuàng)新研制了特有的工裝,獲得外國專家的認可和推廣應用。
2016年6月,以朱瑞霞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。工作室匯聚了焊工、銅工、鉗工等高技能成員,建立了焊接技能實訓工場、銅工技能實訓工場、鉗工技能實訓工場,對新進員工、技能等級晉升的員工進行技能實訓,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。
朱瑞霞還先后榮獲了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“上海市勞動模范”“上海市三八紅旗手”“崇明區(qū)道德模范”等榮譽稱號,還是中國婦女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朱瑞霞認為,工匠精神是“精益求精、敢于創(chuàng)新、擔當責任”。她白天解決技術難題,夜晚鉆研新工藝,始終走在技術前沿。她堅信,只要腳踏實地,平凡的崗位也能創(chuàng)造不平凡的價值。
榜樣力量:不被理解到默默追隨
“媽媽,你不要來學校接我了,別的家長都穿的干干凈凈的,可是你……”直到今天,朱瑞霞都忘不了多年前還在上小學的兒子對自己說的這番話。低頭看著那皺巴巴、臟兮兮的工服,朱瑞霞難掩失落之情:是啊,的確很寒磣,但她相信,總有一天孩子會明白,無論媽媽從事什么樣的工作,她都在努力向前并挑戰(zhàn)自己!
后來,那個曾經嫌棄媽媽工裝臟不肯讓她送上學的小男孩,去年瞞著著她把簡歷投到了江南造船的一家分公司,并順利被聘用?;厥淄辏赡旰蟮男』镒硬缓靡馑几嬖V母親:“媽,小時候是我不懂事,但現(xiàn)在才知道那身工裝有多美,您是我最崇拜的人!”
家風傳承:腳踏實地到家國情懷
做一件事就要腳踏實地,這貫穿了朱瑞霞的整個職業(yè)生涯,也成了她傳給兒子、徒弟甚至孫輩的家風。在她看來,大國工匠的根基,正是千千萬萬家庭里“腳踏實地”的傳承?!敖逃⒆硬皇强空f教,是靠做給他們看?!彼0淹降軅儺敽⒆訋?,自掏腰包請吃飯、下班后私聊疏導心理,她先后為江南造船帶教出26名徒弟,其中14名成為高級工。
90后徒弟蔡春茂從重慶農村走來,如今成了班組長。他講述,自己出生在重慶綦江,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。因為自己天生內向,平時默不作聲,蔡春茂在江南技校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懂、不會的地方,都羞于向老師請教,所以自己的焊接技術遇到了瓶頸,久久沒有提升,直到他遇到了亦師亦母的朱瑞霞。有一天,蔡春茂眉骨上頂了很長一道疤去上課,朱瑞霞才注意到蔡春茂,那道疤是蔡春茂用砂輪機鋸鋼管的時候,砂輪片崩到了眼罩,因為力量太大,眉骨破了一道口子。朱瑞霞剛開始還以為蔡春茂是調皮打架才受傷的,后來,朱瑞霞看出來了蔡春茂的內向,就開始關注他,悉心教導。2017年,蔡春茂與徐志猛兩位學徒參加“中國技能大賽”第十三屆全國工程建設系統(tǒng)職業(yè)技能競賽中,為江南競賽團隊獲得團體第六名、個人總成績兩銀兩銅及單項項目1金5銀1銅的優(yōu)異成績。
在朱瑞霞的字典里,“家”與“國”從未分開。“辦法總比困難多”“做一件事就要腳踏實地”,從清潔工到技能帶頭人,從管教兒子到培養(yǎng)徒弟,她將農村父母的話升華為工匠精神的注腳。朱瑞霞用26年詮釋了堅持與熱愛的力量,她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斗的縮影,更是一代工匠精神的傳承,詮釋了新時代全國文明家庭的精神風貌,樹立了中船人家庭家風建設的標桿,展現(xiàn)了大國工匠的家國情懷。
| 來 源:江南造船
| 責 編:曹山泉
| 校 對:方 浩
| 審 核:項 麗/甘豐錄